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五县一区,75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2962个行政村,总面积 418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371 万亩,总人口383.84万。濮阳位居中原,紧靠黄河。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接壤。地处北纬35°20′0″ --36°12′23″,东经114°52′0″--116°5′4″之间,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100公里。
濮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古时代,濮阳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故有“颛顼遗都”之称。濮阳夏代为昆吾国,春秋时期称卫都,秦代置濮阳县,唐代称澶州,宋代设开德府,金代以后改为开州,民国时恢复濮阳。春秋时期卫国在濮阳建都388年,诸候14次在此会盟,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濮阳就有10年,濮阳是中国春秋文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市商繁荣、农事发达的地方。华夏祖先颛顼帝曾在这里制定了《颛顼历》,第一次确定每年为365天;造字圣人仓颉曾在这里创造文字,结束了中华民族结绳记事的历史;大禹之子夏后启在此铸造了象征王权的“九鼎”,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学家僧一行、治黄名师高超、《吕氏春秋》的编著者吕不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等历史名人均诞生和生活在这里。1987年在濮阳出土了距今6400 多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400 多年,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据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龙乡”。濮阳居南北交通要津,扼河朔之险,为中原屏障,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古战场”之称,历史上著名的共工颛顼大战、晋楚城濮之战、晋郑铁丘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澶渊之盟等战役均发生在这里,展示了金戈铁马逐鹿中原的风云。濮阳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夏子孙来濮阳寻根问祖。2005年世界张氏总会第二次国际大会在濮阳成功举办,2006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19届国际大会将在濮阳召开。濮阳杂技享誉中外,杂技团常年活跃于东亚、西欧、北美等世界各地,屡获大奖;濮阳市东北庄被授予中国杂技之乡,与河北吴桥并称“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濮阳是革命老区,1925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1927年成立了中共濮阳县委,抗日战争时期是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主要渡河处和平津、淮海战役的重要依托地。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朱德、刘伯承、陈毅等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
濮阳地处北温带,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中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这里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便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农产品和猪、牛、羊、鸡等畜禽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很大。
濮阳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盐等,其中石油储量1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2000多亿立方米。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是国家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石化基地之一。围绕油气综合利用,已建成了年产52万吨尿素、60万吨复合肥的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和年产18万吨乙烯的中原石化有限公司等国家、省大型企业,以及炼油、甲醇、三聚氰胺等一批工业项目,石化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濮阳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居中原要冲,东靠黄河与山东省荷泽市隔河相望,北与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聊城市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穿越濮阳的台前县。汤(阴)台(前)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沟通两大动脉。连接京珠高速公路的濮(阳)鹤(壁)高速公路2004年11月建成通车。我国第二条南北快速通道大广高速公路濮阳段已于2006年11月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市无国家干线高速公路的历史。同时,连接大广高速公路和山东环省高速公路的濮(阳)范(县)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未来的濮阳将成为中原地区又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汇集地。
濮阳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品牌。目前,市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3万。各类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城区全部实行了集中供气、供暖、供电、供水四统一,在河南省率先实现冷、气、暖三联供。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2%。1995年以来,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七城二奖”荣誉称号,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独树一帜,被赞誉为人居佳境、中原绿州。
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濮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以工兴市战略、科教兴濮战略、开放带动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城市战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在全国600多个城市综合评定中,我市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社科院《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国内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我市列第77位,居河南省第3位。200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居全省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1亿元,增长2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7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63元,增长12.4%。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濮阳市始终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在不断推进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投资软环境方面的建设工作。出台了《濮阳市鼓励外商投资办法》等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营造宽松灵活、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成熟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保障有力、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纳税人光荣的理念,推掉“围墙”,拆除“门槛”,放宽条件,切实做到“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建立了服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减少办事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坚持依法行政,为外商提供“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不断加大对“四乱”现象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对企业的“吃、拿、卡、要”行为。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打造“诚信濮阳”,优化发展环境,使引进来的项目留得住、发展快,实现互赢互利,共同发展。现在的濮阳,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越,人心思进,处处洋溢着加快发展的激情,全市上下已形成思发展、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濮阳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濮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濮阳已成为河南省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濮阳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勤劳质朴的濮阳人民,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来濮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