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名故事 >> 正文

地名故事

释“疃”
发布时间:2013-2-28 20:26:47    点击:1364次    [关闭本页]
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个特殊的地名用字——疃。《现代汉语词典》释“疃”意为:村庄、屯。今南乐有(李、杨、王、乔)崇疃,东、西韩固疃,还有善缘疃。为什么这一带多用“疃”字作地名用字,还得从善缘疃的来历说起。

明朝建都南京后,北方原朝的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彻底消灭元残余势力,明曾数次北征,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是北征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所以史称燕王扫北。


一次朱棣率北征先头部队行至今河北大名一带,恰与元兵残余主力相遇。双方进行了激烈地战斗。由于明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毫无准备,元军以逸待劳,再加上明军后续部队未到,众寡悬殊,所以明军大败,退了下来。当退到今南乐县西9公里善缘疃一带时,兵、马再也不想动了,只好原地休息。命令停下,人、马已横七竖八躺了一地。这时正是盛夏时节,这里当时又荒芜人烟,黄沙遍野,人躺在沙地上被烤得七窍生烟,人人吵着要水喝,可是附近河水没有,打井又无力。怎么办?朱棣看到将士那种惨状,就跪在地上,对天祈祷:“苍天保佑,给我兵马弄点水喝,待我得胜回朝,一定不忘大恩大德。”说罢,仰面长叹。俗话说:“天子口无戏言。”(朱棣后来当了明朝第三代皇帝)。话音刚落,见两个孩童抬着桶水站在面前。朱棣喜不自胜,也不道谢,先喝了个够。然后下令:“人喝一口,马湿嘴唇。”两个小孩却笑嘻嘻地说:“尽管喝吧!”几百人马都喝得肚圆。一看桶里,水仅稍减。大家正在狐疑,两个小孩已杳无踪影。方知是仙童送水。顿时军威大振。这时后续部队也到,朱棣重整队伍,鸣鼓敲锣,向元军发起攻击,结果把元军残余打得一败涂地,再也没恢复元气。


朱棣当了皇帝后,果然没忘此事,传旨在今善缘疃东北建立庙堂,名“二仙堂”,派人常年看守。(今遗志尚存)周围数百里的人慕名而来,燕王扫北遇难逢仙童的故事,因而广为流传。后来这里建立村庄,便以田中有缘相遇行善的仙童名村善缘疃。因“疃”带有吉祥之意,所以附近村庄也多以其命地名。

更多

行政区划

版权所有:濮阳区划地名网 CopyRight © 2012-2013   主办单位:濮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地址:濮阳市开州中路10号(市民政局办公楼四楼)   电话:0393-6687691   信箱:[email protected]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科瑞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