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地名 >> 正文

人物地名

张公艺与“百忍堂”
发布时间:2013-2-28 20:27:38    点击:1172次    [关闭本页]

台前县城南,孙口乡桥北张村,为唐代名人张公艺故里。张公艺生于公元578年,卒于公元676年,历经北齐、北周、隋、唐四代,终于99岁。在他的主持下,全家九室同堂,组成一个九百余人的封建大家庭。据《张氏族谱》记载:“公艺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诫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孝家风,缺一不食。”


唐朝麟德年间,官府营私舞弊,行贿受贿成风,官吏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堕落,办事请客在前,求人送礼在先,贪官巧夺豪取,污吏名敲暗要,摊捐派役刚过,收租纳税又来。尽管张公艺治家有方,但处在那种政治腐败,经济萧条的封建社会中,其家庭也是内外交困,矛盾重重。这年唐高宗李治封泰山,路过郡州寿张县(今台前县北)高宗闻后亲幸其宅,问其治家之道。时年已86岁的张公艺,面对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九百人大家族,皇上要自己谈一下治家之道,这虽是自己的荣幸,可他思前想后,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皇上哪里知道,唯独自己心中有数。解决内部纠纷,对付外来压力,有什么好办法呢?只有压住心头的怒火。遏制满腔的愤慨,强耐着忧郁和苦闷,忍受着百般凌辱,低三下四去求人,忍耐是自己唯一的办法。他想到这里,一句话没说,让人取来纸墨,一口气连着写下九十九个“忍”字,后又写道:“忍人仁人任人刃,任人刃人任仁人。”共计一百个“忍”字,后人称为百忍堂和张百忍。高宗看后感叹不已,命赐缣帛数十匹,以旌其德性。张公艺治家唯一绝窍,就是一个“忍”字,在封建社会里,“忍”是统治阶级套在劳动人民脖子上的一把精神枷锁,他们借此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忍”也是大多数安分守己的劳苦大众的处世之道,劳动人民无权无势,只是任人宰割,一忍再忍。但忍的结果,并没有感动上帝,也没有给自己带来欢乐和幸福,相反却招来更加沉重的灾难。万事皆需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心字头上一把刀,就是刀插进心窝里也要忍下去。


公元676年,张公艺度过了九十九个春秋,家中的矛盾象他头上的白发一样,越来越多,他自己也终因诸事皆忍,忧郁成疾,躺在病床上,仍要日理万机,操劳家事。只见家人一会来报,长官前来巡视,需要招待,他只有点头设宴;接着来人请示,儿孙应考需要送礼,他只有点头同意快买;俄而又报,生玄孙要交人丁税,他只有点头,派人去送;斯须又言……顷刻又言……门外排队请示,挂号汇报,弄得他象捣蒜一样点头也来不及.他看着墙上那一百个”忍”字,一个近千人的封建家族,他捏了近百年,现在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要知道,忍耐是有限度的,视忍耐为无能,便得寸进尺,最后只有逼上梁山.心中再也忍不下去时,无可奈何,只有大爆发。蜂蜇虿螫,兔咬羔抵,物极必反,万般无奈,只有孤注一掷。张公艺面对着这一切,看着墙上的百忍图,望望旁边的镇妖刀,他用尽周身之力,紧握双手,大声喊了一声“刀”字,便永远与世长辞了,这便是他忍到最后,给后人留下的遗言。


在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封建社会,有冤何处伸,有难向谁求,忍有什么用,只有官逼民反。一千多年来历代封建王朝,借助张百忍来麻醉人民,愚弄人民。殊不知张百忍临死之时,双手紧握,大声呼“刀”,忍无可忍,只有掰,“百忍堂”变成“掰忍堂”,张氏子孙最后也悟出了道理:“忍任人刃,刃刃人人。”也就是说,忍耐会任人宰割的,只有协起手来,杀掉那些任意宰割我们的人,才能真正换来和平与幸福。

更多

行政区划

版权所有:濮阳区划地名网 CopyRight © 2012-2013   主办单位:濮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地址:濮阳市开州中路10号(市民政局办公楼四楼)   电话:0393-6687691   信箱:[email protected]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科瑞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