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观察过自己的两脚小指吗?据说凡是脚指小指指甲是一大一小的人,祖先都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
地名普查时,发现我县有相当一部分村庄中的家谱、墓碑都明文记载,他们的祖先是从山西迁来的。所以在南乐和江、淮、黄河中下游其它地区一样,至今流传着一句俗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据《续文献通考》载:从明太祖洪武至成祖永乐年间,屡次从山西移民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其主要原因是元末至明建文年间,中原各省长期遭受兵祸以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之赤地千里,人烟稀少。元帝国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对各族人民,尤其是对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禁止汉人使用武器,甚至要杀尽张、王、李、赵、刘五姓人。为此,河南爆发了刘福通为首的农民起义,山东、两淮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与元统治者奋战十三年之久。豫、鲁、苏、皖之民死伤十之七八。刘福通失败后,元统治者内部又发生长期争权夺利斗争。中原地区常年烽烟不断。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出兵江淮,进取山东,收复河南,西入关中,北定北京,终于战胜了元朝反动统治势力,统一了中国。战争连续近二十年之久,加上黄河屡次决口,老百姓死亡不计其数。中原广大地区一片荒芜,正如当时流传的一首歌谣一样:“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燕雀归来无栖处,莽莽荒原尽虎狼。”
山西在当时是蒙古贵族名将察罕帖木儿及王保保的根据地,北至石岭关,南至黄河,因据山根深叶茂之险,又统治严厉,所以社会比较安定,战争少,生产有所发展,各地难民蜂涌流入,形成人稠地缺局面。这是明洪武时山西迁民的主要原因。建文时,靖难又起,统治者内部战争又历三年之久。中原地区再遭祸患。所以建文后期又一次由山西向中原各地迁民。山西迁民又以洪洞县及其附近地区较多。
洪洞县城北有一座广济寺,明政府的迁民领导机构就设地寺里。凡外迁的人都集中到这儿,办理登记签证手续,领取川资补助。广济寺外有一棵大槐树,干数围,浓荫覆地多亩。外迁的,送行的都在树下拆说离乡别亲之情。将行的人不禁心悲切切。他们有的抓一把故乡的土,有的拾几粒槐树的籽,准备带往新居。
南乐县东福堪乡才丈村,杨氏的祖先就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的。当时杨氏兄弟二人,老大迁到今县北坟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老二到新居后,在住地周围栽了许多杨树,希望杨姓也和杨树一样,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杨树长大成材。老二认为,这才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就以此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长”。至清朝末年,演化为今名才丈。才丈的杨姓至今已传23代,有二百多户人家。